查看原文
其他

华师双姝,国赛特等奖!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4-09-01

不久前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

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举行

华师心理学院2020级心理学(师范)专业

陈思言、何可莹荣获特等奖

她们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一步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起听听她们的故事



何可莹,心理学院心理学(师范)专业2020级本科生,现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第十批赴西藏林芝支教服务队队员、“十佳砺儒学子”,曾获国家奖学金、华师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等荣誉,在全国心理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心理学产品设计荣获一等奖。


陈思言,心理学院心理学(师范)专业2020级本科生,现保研至华南师范大学。第二批赴新疆喀什支教服务队队员,连续四年获华师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荣获二等奖。


不断精进师范技能

彼此鼓励 相互支持

她们怀抱热忱

相约追梦路上


  “我们不是独自在战斗”  



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何可莹和陈思言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在希望渺茫的情况下,她们同时获得了特等奖。2024年4月,何可莹和陈思言携手奔赴浙江参加全国第三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创新展示会。此前,她们参加过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要求选手精心打磨一节课程并做展示。备赛时,何可莹和陈思言备好课后去录课,录好后立即着手剪视频,若视频效果不满意,再立即修改。这样的流程她们进行了六七次。当时心理学院为她们提供了很多支持,指导老师黄喜珊、张维即使工作再忙,也常会来帮忙检查教具,现场指导录课。



顺利通过初赛后,难度攀升的决赛随之而来。两人迅速调整了训练模式,模拟国赛的赛制,同时准备多个主题。经过备课、模拟评委提问、复盘,她们进行了无数次模拟训练,虽然有好几次整个方案都需推翻重做,但她们从不气馁。在张维眼中,两位同学非常乐观坚韧:“即使我用挑剔的眼光评价她们的课程设计方案,她们始终乐观地接受反馈。”


转眼便到了决赛,决赛包括说课和授课两个阶段。决赛中,何可莹和陈思言都被抽中在同一组展示。在说课阶段,陈思言抽中了一个不好把握的说课主题,而何可莹则面临说课时间不够的情况。在授课阶段,因为在同一组展示,她们立刻调整原本统一的板书设计和服装,以突出各自的讲课特色。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临场应变能力,在角逐激烈的情况下,她们最终获得了特等奖。



何可莹笑谈国赛获奖时的感受:“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我们准备充分,意料之外是我们分到同一组,但都能获得特等奖。”


回想备赛的那段时间,即使刚结束训练回到宿舍,她们还在为比赛的事情费心。为了增强课堂互动的效果,她们会在宿舍里琢磨,经常为对方当模拟学生,讨论抽到某个主题该怎么去上好这堂课。她们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通力协作向一个目标进发。


左二何可莹 左三陈思言


其实,她们在参加国赛前,就已通过省赛积累了丰富经验。2022年,何可莹、陈思言在第十届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斩获一等奖和三等奖。作为转专业学生,陈思言从起初不太熟悉专业,到通过比赛真正融入了心理学院这个大家庭。但她对自己的参赛成绩有些遗憾,便决定再次挑战省赛。2023年,新一届省赛拉开序幕。经过对课程活动的精心设计,最终,陈思言荣获省赛一等奖。


这么多场历练,何可莹和陈思言始终携手共进。她们的师范技能、知识储备、心理素质、临场应对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她们真的逐步成长为能站稳讲台,为学生带来有趣、有意义、有启发的心理课的优秀年轻教师。”张维评价道。在老师的指导、朋友的陪伴下,昂扬的斗志和付出的汗水,让她们所向披靡。


远赴西部

她们深感使命在肩

在支教中传承师范温度

绽放绚烂的青春光彩


  “传递温暖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2023年,因省赛结缘的两人再一次做出同样的选择。在报名支教时,何可莹遇到了陈思言,她感到这是冥冥中的注定,“我和思言都怀着同样的梦想,希望能运用所学将心理学的力量带到祖国西部。”2月,何可莹踏上了高原之路。


但挑战随之而来。“那时西藏还在下雪,由于水土不服,刚到林芝第一周,我就因为高烧被送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一边吸氧一边打点滴。”她回忆道。当地校长和支教队员们给予了她极大的关怀和支持,她也逐渐适应了当地环境,并立即投入工作。



在当地,何可莹不仅担任心理健康教师,还兼任副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面对接近成年、自主意识更强烈的职业高中学生,如何既与同学们融洽相处又能维持班级秩序,一开始对她而言是个棘手的问题。为此,她认真请教当地的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情况用心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

了解到格桑花在西藏象征着坚强与幸福,何可莹便将其融入课程设计,策划了“绽放格桑花”系列活动,除了课堂教学,还组织拍摄了心理微电影《失语羔羊的告白》,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形成对自我保护的正确认识,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渐渐地,她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学生为她送来小零食、生病时给她递水掰药,以及生日送上唱歌祝福等,在异地,她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与此同时,陈思言选择了前往新疆喀什支教。初抵喀什时,陈思言对这里的印象是土地、树、沙尘暴天都是黄色的。但随着春天到来,万物一片盎然。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启发,陈思言设计了“春·生命意义”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


当时,陈思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障碍。她在开展家长心理团辅一系列活动时发现,当地家长绝大多数都听不懂普通话,她便只好求助当地老师帮忙翻译。此外,她还需要处理班级纪律问题。陈思言制定了课堂公约,设计了心理课独属问候语,还选了班级委员帮忙维护纪律。三管齐下,课堂秩序最终得到了改善。



陈思言还记得自己在喀什上的第一节课,她让同学们在便签纸上写下对心理课的期待。有个在当地老师眼里调皮的小男孩,追到办公室塞给她一个很长的小纸条,写满了他在便签纸上没写尽的话,说愿意带老师去大巴扎(新疆的超市集会)、当老师的小秘书、帮老师倒水倒垃圾。虽然有不少错别字,但是这份真挚深深触动了陈思言,更坚定了她传递温度的决心。

支教时,尽管何可莹和陈思言身处不同的地方,她们仍经常在线交流,西藏和新疆的美丽风光、各自的课程设计以及未来规划都是她们经常聊天的话题。从学习工作到生活、从当下到未来,她们的真挚友情不仅帮助对方支教工作的开展,也为她们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她们在线上线下感受、收获、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绘就人生华章。


一路走来

她们用心逐梦

打破舒适圈

在成长和蜕变中

领略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生命不设限,每一步都算数”  



所有过去的经历都塑造着现在的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何可莹和陈思言勤勉学习,张弛有度。她们也从不给自己设限,经常跨专业进行新尝试,不断丰盈自我。


支教期间,陈思言参与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负责视频录制和剪辑。虽然时间紧迫,且是初次接触视频制作,她还是熬夜自学相关技能,不断与队员沟通。经过多次调整完善,陈思言和团队紧密合作完成了任务,她也因此掌握了新的技能,最终项目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大学期间,何可莹加入了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协会的编导部,负责撰写舞台剧,这段经历对她后来拍摄心理剧和编写剧本有很大帮助。在支教期间,她和队友进行了专项调研,并获得了挑战杯红色专项省级三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在支教中,她结识了一位数学科学学院的同学,后来他们一起参加了数学建模比赛。此前,何可莹对数学建模一点都不了解,但是凭借从头开始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们在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佳绩。


人生每一步都算数。任何一件小事,只要认真对待完成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何可莹和陈思言在学习和工作上锤炼本领、提升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成长与蜕变。现在,她们依然步履不停,奔赴下一个更好的自己。

怀着一样的目标与梦想

她们一路携手

克服坎坷 勇毅前行

也愿更多华师学子‍‍‍‍‍

保持热情 练就本领

以青春之我

谱青春华章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积极投稿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地址


去年8月以来,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简称“双百行动”)。华师作为牵头单位,分别协同广东科贸学院、广州番职院与信宜市、封开县结对共建,协同6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成立“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关注“华师双百行动”公众号,了解更多华师故事。



  #往期回顾#  




采写丨潘网燕

图片丨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易悠扬 陈虹媛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沈蔚瑜

复审丨林海岸终审周宪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 | 投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晚安华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